动机

写在前面:

总结自普通心理学(第五版)第三编 行为调节和控制 第九章 动机

除了最后一部分是书上内容,其余是我自己整理。光看这个没有用,请先去看书(笑)
这个只能帮助你需要时及时回忆检索。
推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和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结合起来看,各有特色
我认为本章内容对现实具有指导性意义,所以特意拿出来。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含义与功能

动机是人行为的动力,贯穿着行为的始终。它来源于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 激活功能
    • 促使人开始一个行为
    • 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
  2. 指向功能
    • 促使人将行为固定在一个方向,即具有目标。
  3. 维持功能
    • 维持人的行为过程

二、动机与需要

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1. 需要的含义:
    • 需要是一种不平衡状态
    •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造成对事物的要求会引起转化成需要
    • 具有指向性
  2. 需要的种类:
    •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起源分)
    •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指向分)
  3. 需要的结构:
    有多种理论,著名的有默里的需要理论和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洛斯的更有层次性:
    • 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归属与爱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
    • 认知的需要
    • 审美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大多数情况下低级需要优先于高级需要。高级需要在个体成长中出现较晚,且比低级需要更复杂,对外部条件要求更高。

三、动机与目标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提供原动力。

  1. 目标的含义:
    • 目标是具体期望的未来状态
    • 满足需要的目标会促使个体趋近
    • 心理距离越近,动机力量越大
  2. 目标的类型:从动机作用角度看
    • 明确目标与模糊目标
      一般来说,具体明确的目标比模糊的目标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可以提供及时要求,有压力感和被控制感。长期目标无法提供及时要求,不利于维持自信心。
    • 不同难度
      相对性:取决于能力和经验
  3. 目标的动机机制
    • 注意力分配:目标确立
    • 努力程度:难度水平
    • 坚持性水平:难度水平和明确性
    • 任务策略的运用:恰当

四、动机与行为和工作效率

  1. 动机与行为
    • 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的结合组成个体的动机体系,推动个体的行为。
    • 动机与效果不一定统一
  2. 动机与工作效率
    •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容易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水平提高而上升。困难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五、动机与价值观

  1. 含义
    • 价值观是主观评选客观的基准
    • 导向与调节人的思想与行为
    • 目标价值越高,激发的动机越强
    • 价值观起着核心作用,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
  2. 分类
    • 根据工具—目标维度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关系复杂不易区分。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根据性质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一、生理性动机

又称基本动机,是维持生命所必须满足的动机。这里介绍两种:

  1. 饥饿
    • 饥饿与体内平衡
    • 饥饿与体内化学物质
    • 饥饿与下丘脑
    • 进食偏好
    • 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可能会引发贪食症
    • 与物种延续有关,非生命必须。
      性动机由三部分构成:生理准备,外部刺激,想象的刺激
    • 激素与性行为
      性激素对性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它不能控制成熟后的性驱力
      外界刺激和学习对人类性驱力的影响往往超过性激素
    • 外部刺激与性行为
    • 想象的刺激与性行为

二、社会性动机

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1. 兴趣
    • 兴趣与爱好的区别:兴趣指向认识的对象,爱好指向某种活动。
    • 分类: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时长)
    • 品质:
      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中心
      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效能
  2. 成就动机
    • 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 可测量,投射测验
  3. 权力动机
    • 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
  4. 交往动机
    • 交往动机依赖于个体的交往经验:个体在生命的早期如果缺乏交往,交往动机就不可能正常的发展。
  5. 学习动机
    • 四个方面:
      知识价值观:是否有用
      学习兴趣:偏好,情绪体验
      学习能力感:对其的自信心
      成就归因:原因的主观分析
    • 分类: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
      普遍型动机与特殊型动机
      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第三节 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论

  • 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
  • 是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与动力
  • 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
  • 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缺陷:循环论证;本能论列举的许多本能行为,实际上是在学习、经验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二、驱力理论

  • 由需要引起的紧张状态,代替本能
  • 驱力减少理论
  • 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
  • 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 原始驱力与获得性驱力(来源)
  • 有效行为潜能=驱力×习惯强度
    P = D * H
    缺陷:不能解释驱力增加的行为

三、唤醒理论

  • 解释增加驱力的行为
  • 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倒“U”形曲线
  • 原理
    • 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 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 个体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 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
      • 经验能帮助个体更好的组织刺激

四、诱因理论

  • 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具有激发或诱使其朝向目标的作用
  • 积极诱因与消极诱因
  • P = D × H × K(诱因)
  • 个体行为的能源,与驱力密不可分
  • 由外在目标激发,变成内在需要,才能推动行为

五、认知理论

  • 观念在刺激与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能引起、改变行为,与动机相似
  1. 期待价值理论
    • 达到目标的期待是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期待是刺激与刺激间的联系或反应与刺激间的联系。
  2. 归因理论
    • 假设两种强烈的需要:理解环境的需要和控制环境的需要
    • 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中的中心要素
    • 三维度:
      • 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 稳定性
      • 可控性
    • 六因素:
      • 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 努力程度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
      • 任务难度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 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 身心状况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 外界状况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 倾向:
      • 与过去结果不同,归因于不稳定因素
      • 与过去结果相同,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
      • 使人们对下一次行为结果是否相同产生预期
    • 情绪反应:
      • 内部原因:反应大
      • 外部原因:反应小
  3. 自我决定理论
    • 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 分类:
      • 自我决定行为(满足需要)
      • 非自我决定行为(无动机)
  4. 自我功效理论
    • 主动决策行为,人的认知变量(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决策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 期待是先行因素,强化是期待强化
    • 分类:
      • 结果期待(对行为结果)
      • 效果期待(对自身能力)
    • 效果期待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动机水平的高低
  5. 成就目标理论
    • 对成就情景的认知倾向
    • 分类: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
    • 行为倾向:
      • 掌握目标:个体往往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
      • 成绩目标:个体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水平,抵抗困难

六、逆转理论

  • 四对对立不相容的原状态:
    • 目的—超越目的
    • 顺从—逆反
    • 控制—同情
    • 自我中心—他人
  • 特征

第四节 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组织对人的管理要达到三个目的:

  • 吸引员工留在组织中;
  • 员工必须以可靠的方式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 员工能在工作中进行某种创造性的活动

一、工作动机及其结构

  1. 工作动机的概念
    • 工作动机有三个主要功能:
      • 产生某种行为所需的内在力量
      • 为人的行动指引方向
      • 使人持久地从事某一活动
  2. 工作动机的结构
    •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 多维结构

二、组织行为

  1. 动机的激发
    • 激励员工的成就动机
    • 成就动机,自律,高成就
  2. 满意度的提高
  3. 良好的管理
    • 开发人力资源
    • 设定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目标
    •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 选择适当的领导风格

内容提要(来源于书)

  1. 动机是指行为的动力,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具有激活、指向、维持的功能。

  2. 动机的产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 动机与目标的关系十分密切。→般认为,动机激发的行为就是目标指向的行为。目标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是个体期望的未来状态。目标能影响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努力程度、坚持性水平和任务策略的运用。

  4.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同一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行为也可能在同一动机的支配下产生。个体的行为往往是由一个机系统推动的。动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 U ”形曲线。人们在中等强度的动机下的工作效率最高。

  5. 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指个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与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与调节作用。

  6. 根据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性质的不同,一般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的主要形式有饥饿、性欲等。饥俄是由于体内缺之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性驱力与个体的性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性动机主要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和学习动机等。

  7.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兴趣有不同的品质。

  8.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成就动机高的人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9.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权力动机可以分为个人化权力动机和社会化权力动机。

  10.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与赞赏。交往动机还依赖于个体的交往经验。在生命的早期,如果个体缺乏交往、离群独处,交往动机就不可能获得正常的发展。

  11.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同时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12. 动机的本能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驱力理论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要求达到一种生理激活的最佳水平。

  13. 诱因是指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激发的,只有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

  14.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15. 归因理论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内在的动力因素,认为归因是由内控一外控、稳定一不稳定、可控一不可控三个维度构成的。

  16.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以及形成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

  17. 自我功效论强调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18. 对目标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目标理论。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和理由。

  19. 逆转理论认为人们在活动中,处于一种动机状态的同时,还有一种对立的动机状态存在,它们是不相容的两种对立状态,如你是想融入集体还是想独立。逆转理论试图解释人类的动机状态是如何从一端转向另一端的。

  20. 工作动机是指激发一系列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力量。工作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两个维度。

  21. 组织行为主要研究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对员工的动机、满意度和生产效率的影响。管理者应以各种能激励员工士气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优化工作和管理。

思考题(来源于书)

  1. 什么是动机?它具有哪些功能?
  2. 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 什么是目标?它的动机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与动机有什么关系?
  5. 社会性动机有哪些?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6. 驱力理论与诱因理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8. 试述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思想。
  9. 简述成就目标理论。
  10.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产生自我效能感的基础是什么?
  11. 简述逆转理论的基本观点。它对我们理解动机的本质有哪些启示?
  12. 什么是工作动机?对于它的结构你有哪些看法?

动机
http://www.elaina.me/movitation/
发布于
2023年1月3日
许可协议